為提升國民小學英語文教學成效,特於12月9日在清水區三田國小舉辦臺中市105學年度國民小學英語說故事比賽。
在這次比賽中,本市共有兩百多所小學報名參加。依照學校規模分成甲乙丙丁四組,各校推派一位高年級選手代表參賽。透過這樣的比賽活動,讓孩子們將英語學習落實於生活中,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提昇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習結合生活,建構多元英語學習環境,訓練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與肢體表達能力。每個參賽孩子在用心準備與努力練習後無不唱作俱佳、大展身手,讓整場比賽得以精彩絕倫。孩子們的優異表現讓評審傷透腦筋,總要用盡心思才得以決定名次,參賽水準是一年比一年更好。
本項比賽不只鼓勵學生注意正確的發音、自然流暢的語調之外,也希望學生透過豐富的聲音表情及肢體語言來詮釋簡單有趣的故事內容,更期激發學生說故事的興趣以增進英語學習的成效。透過相互觀摩與競賽活動,提供學生分享與交流、欣賞與學習英語之經驗與機會,並培養上台發表的自信,進而引發孩子學習英語之動機,增進學習英文之樂趣。
在地球村來臨之際,英語說故事之推動可以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培養世界觀與全球視野,擴展知識領域,增進人際互動關係,讓學生於平時學習環境中就能在生活扎根、與國際接軌。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稻鴨共生,三田生命趣
什麼是稻鴨共生呢?三田國小申請農糧署105年度食米樂園專案,在校園裡開墾了一畝水田,放養了幾隻小鴨,希望藉由稻鴨共生的傳統農法,帶著孩子們在田裡學習,一起發現稻與鴨的共生互動,一起看見土地帶給人的永續價值。
開墾一畝水田真的不簡單,由資深老農帶著孩子們從整地、插秧、施肥、除草與供水,每個步驟都讓孩子們親力親為。因為水田就在教室前,透過近距離且不間斷地觀察,孩子們均能發現每一段生命長高的歷程,並發現
落實有機農法,除了整地時的施肥外,我們試圖用鴨子的天然肥來灌溉這畝田,也同步讓孩子們有機會觀察到小鴨成長的變化與歷程。從校長解說稻鴨共生起,我們讓孩子們一起放養鴨子於稻間、為鴨子命名、準備鴨子的飲水與食物、建置鴨子的家…,每個步驟都讓孩子們一同參與、親身體驗,再透過省思與實踐方式來深化學習所得。
我們在稻鴨共生的課程設計中融入了生命教育與食農教育,期許每個三田的孩子可以在學習照顧田裡稻鴨時,也可以學會對土地的珍惜與對生命的尊重。
開墾一畝水田真的不簡單,由資深老農帶著孩子們從整地、插秧、施肥、除草與供水,每個步驟都讓孩子們親力親為。因為水田就在教室前,透過近距離且不間斷地觀察,孩子們均能發現每一段生命長高的歷程,並發現
落實有機農法,除了整地時的施肥外,我們試圖用鴨子的天然肥來灌溉這畝田,也同步讓孩子們有機會觀察到小鴨成長的變化與歷程。從校長解說稻鴨共生起,我們讓孩子們一起放養鴨子於稻間、為鴨子命名、準備鴨子的飲水與食物、建置鴨子的家…,每個步驟都讓孩子們一同參與、親身體驗,再透過省思與實踐方式來深化學習所得。
我們在稻鴨共生的課程設計中融入了生命教育與食農教育,期許每個三田的孩子可以在學習照顧田裡稻鴨時,也可以學會對土地的珍惜與對生命的尊重。
整地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影片分享:One Human Family, Food for All_看見互助的力量
『長勺寓言』影片反應出,當我們極力於改善自己的生活,只為了糊口,卻忽略了周遭的飢餓,到後來好像還是在挨餓;但是,當我們留意於我們的鄰居的飢餓,我們會發現總有辦法養活所有的人,因為我們樂於分享。
影片分享:教孩子唱歌的牙醫師 再一次點燃教學的希望
受偏鄉與原住民孩子純真嘹亮的歌聲所吸引,牙醫師陳俊志在「莫拉克風災」後,帶領高雄市六龜高中與寶來國中學生組成合唱團,用歌聲幫助師生走出風災陰霾。六年來,有超過一百名學生受惠,從歌聲中成長並找到自信,他們的歌聲遍及國內外,也多次獲得全國高中、國中歌唱比賽特優與冠軍。
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105 年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初階課程
105 年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初階課程
105學年「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初階線上研習」即日起課程開始,截止時間至106年6月30日。請有意願參加的學員至線上課程平台進行個人帳號註冊與研習課程
連結網址:https://rcsreadedu.openedu.tw/
105學年「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初階線上研習」
連結網址:https://rcsreadedu.openedu.tw/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WOWW (Working On What Works)_聚焦工作計畫
WOWW旨在改善課堂中的學習環境,教師學生一起教與學,向學生傳授知識,既不給教師造成額外的雜務,也不會對課堂教學造成任何干擾。WOWW響應教師的需求,找到可行的教學活動,基於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尊重和協作的方法。 它利用了已經在教室裡的東西,而不破壞通常的教室程序,而不是挑出問題的孩子。
當做完WOWW計劃:
1.學生能夠表現得更好
2.學生在課堂上變得更加合作
3.學生可以互相幫助
4.學生可以設定自己的目標
5.教師可以完成課程
6.教師將與學生有更好的關係
7.教師可以讚美積極的行為
8.學生和教師可以一起設定目標進行學習
WOWW的好處:(WOWW計劃已被證明對許多有不同年齡的兒童和青少年的學校有用,並帶來以下內容)
1.更好的行為在教室裡
2.更好的學業成績
3.更好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
4.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士氣更好
5.更多的熱情的教訓
6.減少缺勤人數
7.輟學率降低
8.減少學生轉介到紀律或輔導員
9.創造一個更愉快的學習環境
10.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
11.創造更積極的學習環境
12.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目標協作努力
13.改善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係
14.增加的尊重
資料來源:http://www.briefacademy.com/wedo_inst_WOWW.php
當做完WOWW計劃:
1.學生能夠表現得更好
2.學生在課堂上變得更加合作
3.學生可以互相幫助
4.學生可以設定自己的目標
5.教師可以完成課程
6.教師將與學生有更好的關係
7.教師可以讚美積極的行為
8.學生和教師可以一起設定目標進行學習
WOWW的好處:(WOWW計劃已被證明對許多有不同年齡的兒童和青少年的學校有用,並帶來以下內容)
1.更好的行為在教室裡
2.更好的學業成績
3.更好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
4.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士氣更好
5.更多的熱情的教訓
6.減少缺勤人數
7.輟學率降低
8.減少學生轉介到紀律或輔導員
9.創造一個更愉快的學習環境
10.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
11.創造更積極的學習環境
12.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目標協作努力
13.改善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係
14.增加的尊重
資料來源:http://www.briefacademy.com/wedo_inst_WOWW.php
尊重孩子也保護自己,拿捏「過與不及」的教育界線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摘錄自網路資料)
對於兒童人權的保障具有二點重要的意義:第一,它提供保障兒童權利最低標準的國際性協定。第二,兒童也應廣泛的被認為人權法保護的對象。
這個公約整合了經濟、社會權與公民政治權,確認彼此間的依賴性和個別性。同時它的內容包含了三個“p”即:保護(Protection)、供應(Provision)、和參與(Participation)
學生的人權有哪些呢?(摘錄自網路:學生人權的認識與落實/吳靜芳)
大致上可列出四項:受教權、財產權、參與班級事務權、人格權。茲將這些權利如何落實在班級經營中,闡述於後。
一、受教權:
學生來學校的首要目的即在學習,因此教師一定要把握住上課時間,上課鐘聲響畢立即進行教學,師生均不可遲到進教室。在操場上打球的學生一開始容易延誤上課時間,因此我將這個問題提出做班級討論,最後決定上課前兩分鐘時,在操場上的同學就必須彼此吆喝,收球回教室,若上課遲到者則需受罰。另外,我也不在上課時間請學生到教室外跑腿或做任何事情,以免影響到學生受教的權利。
二、財產權:
往往會有學生帶一些不該帶來學校的物品到學校來,或在上課時間把玩一些小東西,基於管理上的必要,教師必須將這些物品暫時保管,並訂於某一時間歸還,以當作懲罰,但不可將之沒收,永不歸還,以免侵犯到學生的財產權。
三、參與班級事務權:
這是模仿大人的公民權而來的。除了班規的制定外,舉凡股長的選舉、服裝該如何統一、戶外教學的取捨、班級團康活動的時間……等,班級內大大小小的事務均可交給學生們討論,各人均可舉手提出意見,並由大家共同表決。然而學生是尚未成熟的個體,因此整個過程需由教師帶領與指導。
四、人格權:
人格權的範圍很廣,大致上又可細分成四點--身體、名譽、隱私、健康。
(一)身體:
校園裡嚴禁體罰,教師不可以傷害學生的身體作為處罰的方式。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身體及人格,言談責備時,也切勿以食指推學生的額頭,或拉學生的耳朵,宜避免一切不恰當的肢體動作。教室內不可擺放危險物品,若有任何東西脫落,英儘速修繕,以免危害到學生的安全。
(二)名譽:
教師要顧及學生的名譽,不可在公開場合大罵學生、或處罰學生。平時管教學生時,不宜措詞粗俗、辱罵學生,以免傷害到學生的名譽。另外,在未經證實前,不可隨意將學生冠上罪名。
(三)隱私:
關於學生的家庭狀況,或是學生的個人問題,教師宜關心並了解,但這些都屬於學生的隱私部分,除了輔導的必要外,教師不可隨意向其他老師或其他家長提起,更不可在班級上談論。
(四)健康:
需滿足學生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免影響到學生健康。允許學生上課喝白開水及上廁所。但為避免學生投機,故意利用上課時間上廁所,好在下課時間可以盡情的玩,因此上課時花掉多少分鐘上廁所,理應從下課時間扣回來。
對於兒童人權的保障具有二點重要的意義:第一,它提供保障兒童權利最低標準的國際性協定。第二,兒童也應廣泛的被認為人權法保護的對象。
這個公約整合了經濟、社會權與公民政治權,確認彼此間的依賴性和個別性。同時它的內容包含了三個“p”即:保護(Protection)、供應(Provision)、和參與(Participation)
學生的人權有哪些呢?(摘錄自網路:學生人權的認識與落實/吳靜芳)
大致上可列出四項:受教權、財產權、參與班級事務權、人格權。茲將這些權利如何落實在班級經營中,闡述於後。
一、受教權:
學生來學校的首要目的即在學習,因此教師一定要把握住上課時間,上課鐘聲響畢立即進行教學,師生均不可遲到進教室。在操場上打球的學生一開始容易延誤上課時間,因此我將這個問題提出做班級討論,最後決定上課前兩分鐘時,在操場上的同學就必須彼此吆喝,收球回教室,若上課遲到者則需受罰。另外,我也不在上課時間請學生到教室外跑腿或做任何事情,以免影響到學生受教的權利。
二、財產權:
往往會有學生帶一些不該帶來學校的物品到學校來,或在上課時間把玩一些小東西,基於管理上的必要,教師必須將這些物品暫時保管,並訂於某一時間歸還,以當作懲罰,但不可將之沒收,永不歸還,以免侵犯到學生的財產權。
三、參與班級事務權:
這是模仿大人的公民權而來的。除了班規的制定外,舉凡股長的選舉、服裝該如何統一、戶外教學的取捨、班級團康活動的時間……等,班級內大大小小的事務均可交給學生們討論,各人均可舉手提出意見,並由大家共同表決。然而學生是尚未成熟的個體,因此整個過程需由教師帶領與指導。
四、人格權:
人格權的範圍很廣,大致上又可細分成四點--身體、名譽、隱私、健康。
(一)身體:
校園裡嚴禁體罰,教師不可以傷害學生的身體作為處罰的方式。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身體及人格,言談責備時,也切勿以食指推學生的額頭,或拉學生的耳朵,宜避免一切不恰當的肢體動作。教室內不可擺放危險物品,若有任何東西脫落,英儘速修繕,以免危害到學生的安全。
(二)名譽:
教師要顧及學生的名譽,不可在公開場合大罵學生、或處罰學生。平時管教學生時,不宜措詞粗俗、辱罵學生,以免傷害到學生的名譽。另外,在未經證實前,不可隨意將學生冠上罪名。
(三)隱私:
關於學生的家庭狀況,或是學生的個人問題,教師宜關心並了解,但這些都屬於學生的隱私部分,除了輔導的必要外,教師不可隨意向其他老師或其他家長提起,更不可在班級上談論。
(四)健康:
需滿足學生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免影響到學生健康。允許學生上課喝白開水及上廁所。但為避免學生投機,故意利用上課時間上廁所,好在下課時間可以盡情的玩,因此上課時花掉多少分鐘上廁所,理應從下課時間扣回來。
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我們是最棒的英語歌謠演唱家....
臺中市105學年度英語歌謠比賽第三名
看著孩子們從第一次集訓的緊張背影到賽前的開心笑容
深深覺得這段時間以來孩子們的努力練習和老師們的辛苦指導
已經有很棒的收穫了
上場再一次告訴孩子們
比賽成績我們不能決定
但結果可以用我們的好表現來產生
所以放鬆把自己最好的一片展現出來
105學年度我們選擇的曲目是在影集「歌喉戰」裡的杯子歌
透過輕快的節奏和活潑的演唱
展現出三田孩子健康昂揚的每個好聲音
感謝陳佩君老師、陳郁嵐老師、王慈慧老師和紀婉萍老師的用心指導
也感謝校長、陳國彬主任和林蔓枝老師在幕後大力協助
讓三田的孩子們有機會亮眼演出
並獲得很多很多的肯定 (影音連結)
看著孩子們從第一次集訓的緊張背影到賽前的開心笑容
深深覺得這段時間以來孩子們的努力練習和老師們的辛苦指導
已經有很棒的收穫了
上場再一次告訴孩子們
比賽成績我們不能決定
但結果可以用我們的好表現來產生
所以放鬆把自己最好的一片展現出來
105學年度我們選擇的曲目是在影集「歌喉戰」裡的杯子歌
透過輕快的節奏和活潑的演唱
展現出三田孩子健康昂揚的每個好聲音
感謝陳佩君老師、陳郁嵐老師、王慈慧老師和紀婉萍老師的用心指導
也感謝校長、陳國彬主任和林蔓枝老師在幕後大力協助
讓三田的孩子們有機會亮眼演出
並獲得很多很多的肯定 (影音連結)
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105年度食米養成教育推廣計畫-全國食米教育成果展暨亮點宣傳活動
◎辦理目的:
為深化食米教育宣導,落實食米營養教育扎根並強化國產稻米「地產地消」宣傳效果,逐步將食米教育由種稻體驗引導轉型為米食推廣體驗、米食營養宣導教育,促進學童由生活體驗養成喜愛米食、在地消費之習慣。本案規劃透過媒體行銷宣導米食教育及符合現代米食飲食需求之特色,進而提升學童及民眾消費米食之正向認知,
◎活動時間:105年10月20日上午1010-1025
◎活動地點:依農糧署食米計畫協力種子學校為主
◎活動主旨:為深化食米教育宣導,利用各校朝會時間及第二節下課時間,委由大皮蛋體能工作室到校教學「臺灣米」舞蹈。藉由舞蹈的教學,以落實食米營養教育普及,讓歌曲舞蹈的感染力,將「臺灣米」的觀念如蒲公英發散到全國各校扎根。活動結束時,將錄製小朋友一同跳唱的結業影片,上傳粉絲專頁,以豐富專頁內容與分享巡迴活動相關資訊。
為深化食米教育宣導,落實食米營養教育扎根並強化國產稻米「地產地消」宣傳效果,逐步將食米教育由種稻體驗引導轉型為米食推廣體驗、米食營養宣導教育,促進學童由生活體驗養成喜愛米食、在地消費之習慣。本案規劃透過媒體行銷宣導米食教育及符合現代米食飲食需求之特色,進而提升學童及民眾消費米食之正向認知,
◎活動時間:105年10月20日上午1010-1025
◎活動地點:依農糧署食米計畫協力種子學校為主
◎活動主旨:為深化食米教育宣導,利用各校朝會時間及第二節下課時間,委由大皮蛋體能工作室到校教學「臺灣米」舞蹈。藉由舞蹈的教學,以落實食米營養教育普及,讓歌曲舞蹈的感染力,將「臺灣米」的觀念如蒲公英發散到全國各校扎根。活動結束時,將錄製小朋友一同跳唱的結業影片,上傳粉絲專頁,以豐富專頁內容與分享巡迴活動相關資訊。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評斷一條魚,它將終其一生覺得自己是個笨蛋。
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評斷一條魚,它將終其一生覺得自己是個笨蛋。
Everybody is a genius. But if you judge a fish by its ability to climb a tree, it will live its whole life believing that it is stupid.....(有人說這是愛因斯坦說的)
最近有部影片《獻給現代教育體制的訴狀》
藉此也希望讓大家有更多省思...
轉載自youtube
Everybody is a genius. But if you judge a fish by its ability to climb a tree, it will live its whole life believing that it is stupid.....(有人說這是愛因斯坦說的)
最近有部影片《獻給現代教育體制的訴狀》
藉此也希望讓大家有更多省思...
轉載自youtube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有關「學習作業」這件事,請夥伴們相互提醒
◎親子天下:功課量的10分鐘原則(連結)
◎好像禁止體罰之後,罰寫就猛然多了起來(另一個就是罰站)。而如果沒寫完,或又抄錯,通常就繼續加罰寫。很像環保局取締污染,沒改善,就加重處罰。只是,咱們的小孩,是在受教育,而不是……。老師更不是環保局,只負責取締,而總應該還是個要啟發孩子、協助孩子「學會」的教育工作者。(連結)
◎短時間內抄寫大量的課文恐有身心傷害之體罰行為。體罰之嫌
教育部網站/常見問答標題/2011/03/14 訓育委員會
問:老師可否以抄寫課文方式處罰學生?是否屬禁止體罰項目?是否違反教育部護眼政策?
答:依「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第4點第5款對「體罰」之定義為「指教師於教育過程中,基於處罰之目的,親自、責令學生自己或第三者對學生身體施加強制力,或責令學生採取特定身體動作,使學生身體客觀上受到痛苦或身心受到侵害之行為」。又上開注意事項第22點8款已將「適當增加作業或工作」列為教師之一般管教措施,爰處罰抄寫課文可以是教師一般管教措施之一種;惟仍應考量學生年齡、身心狀況、學習目標、課業負擔,使得抄寫內容及份量符合適當性,並符合本注意事項第12點之比例原則,以避免造成學生身心之傷害。否則,仍有被認為屬「身心傷害」體罰行為之嫌。
所謂「適當」,包括「內容」適當與「份量」適當。一般而言,就「語文」科目抄寫課文,比較沒有爭議,如果是數理學科(比較適合演算),甚至生活技能等科目,要求學生抄寫,也許不會造成「體罰」定義下之身體「痛苦」,但就「學習」觀點而言,可能會被認為「不適當」。所謂「份量」適當,應考量學生的年齡、健康、學習情況及平日書寫作業的負擔(包括量與速度),例如抄一遍某課課文,一般同學要30分鐘,也許要求抄一、兩次甚至三次尚可認為適當,但如果學生本身學習遲緩,或原本即有注意力不能集中之障礙,可能抄一次就要3小時、5小時,就至多一次,甚至半課就好。
又如果當天功課已經很多,則不宜再要求抄寫較多的份量,否則學生寫到三更半夜,翌日無法好好上課,不僅學習效果不佳,說不定因為形同要求學生「(不抄完)不能睡覺」,恐有體罰之嫌。
此外,如果要求在很短時間內抄寫大量的課文,例如要求在一次下課時間內(10至15分鐘)抄寫數百字甚至數千字課文,除了手酸,也可能造成「精神上的惶恐」,而被認為屬「身心傷害」之體罰行為。
又研究顯示近視係由於長時間、近距離、不當用眼所造成,因此教師應注意並提醒學童在閱讀、做作業時姿勢端正,眼睛與書面保持35公分以上的距離,且用眼30分鐘後至少讓學生起來走動讓眼睛休息10分鐘;爰此,教師於採取輔導與管教措施時,應依學校所訂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為之,並應先了解學生行為之原因,針對其原因選擇解決問題之方法,並視狀況調整或變更,以確保輔導與管教措施之合理有效性。
◎罰寫是一種教育?還是純粹為懲罰而懲罰?(連結)
....筆者在中小學時代,曾經因為考試考不好被老師要求罰寫課文,好幾次因為罰寫太多,寫到半夜體力不支睡倒在書桌,隔天還因為沒寫完而被老師修理的慘痛經驗。回憶當時,被罰寫的心情是焦慮的,一方面是因為份量實在太多,當下只想趕快寫完,但是卻怎麼都寫不完。另一方面,人的身心也陷入一種不具自主性的無意識行為,手雖然在動,但腦袋卻是一片空白,這對於人性是重大折磨,更別說有任何教育意義。即使寫了千百遍課文,課文的內容依然難以吸收,反而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抗拒,最後成績考不好,又換來更多的罰寫,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在教育現場的老師,我們必須檢討與反思,這樣的教育真的對於學生有幫助嗎?是否可能阻礙了學生的學習意願?如果我們認為罰寫是一種教育行為,必須認真思考它的教育意義以及存在價值,如果沒有教育的正當理由,它無非是純粹為懲罰而懲罰,這樣的教育適宜嗎?
罰寫正當性的存在方式:罰寫更名為「訂正」?
由於近年零體罰的推動,也讓老師要求學生罰寫的教育模式受到批判質疑,罰寫如同一種變相的體罰。也因此,罰寫必須徹底改頭換面才有存在的正當性,所以,中小學教師為了規避外界的批判,罰寫以改叫「訂正錯誤」的名義重現,但是,罰寫真的等同於訂正錯誤嗎?
筆者認為所謂的「罰寫」並不等於「訂正」,反而把訂正的教育意義污衊了。學生英文單字或國文字詞的錯誤,訂正重寫幾遍,這是有意義的學習,因為從不斷的書寫當中確實能幫助字形的記憶。但是如果是學生考試考不好,而要他們在不求甚解的情況下,直接「訂正」抄寫近千字的課文數遍,或是要求學生連同考卷的題目及答案「訂正」抄寫數遍;更誇張的是,連需要理解原理的數學科、理化科都如此操作,甚至運用於品德行為的改變,要求學生用「訂正」的方式抄寫正確行為數遍。這樣的「訂正」除了對學生的學習效益極低,更別說有品德提昇的可能,這種不用腦的教育方式還可能讓我們的學生變笨!
所謂的訂正是讓學生從錯誤當中習得正確的學習經驗,與罰寫無須動腦的無意識行為有很大的區辨。訂正就是訂正,罰寫就是罰寫,兩者不該混為一談,老師必須教導學生純正的價值觀念,而非自欺欺人,操弄文字遊戲。
◎摘錄一篇網路上的報告(連結)
作業的功能:
作業到底有什麼功能?單純只是教學目的上的功能嗎?還是有其他的潛藏的功能?而作業的功能完全是正向的嗎?是否有負向的功能值得我們去注視?以下即分析作業的正負向功能,以供往後作業設計時參考:
一.作業的正向功能:
(一)作業是課程或教學的一部份
(二)作業可以擴展學生知識或建立技能
(三)作業可以培養學生的紀律或責任心
(四)作業可以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五)作業是為下一階段學習作準備
(六)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能力、差異性或學習困難
(七)可以幫助學生自我學習或自我探索教材意義的能力
(八)建立家長與學生在學習上的夥伴關係
(九)作業可以成為學校與學生家庭間聯繫的橋樑
(十)培養兒童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作業的負面功能:
(一)作業可能引發學生在下課後的另一種競爭。
(二)作業可能會成為學生家庭時間或參加課外活動規劃上的困擾。
(三)作業若未完成或需求未被滿足,會成為學生挫折的來源。
(四)作業角色的誤用-利用作業成為懲罰的手段。
(五)作業定位的誤判-做完作業才是完成作業,造成學生壓力:未做完或不會做的部分基本上有診斷學習效果的功用,學生未做完作業不代表作業的功能未完成。
基本上作業的功能是正向的,而負向的功能通常來至對作業錯誤的認識,比如作業份量愈多學習效果愈好或者未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等,所以教師在規定作業時因該把握作業的正向作用,儘量避免負向功能的產生。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台灣俚語
* 青暝仔娶某:暗爽。
* 乞丐背葫蘆:假仙。
* 放尿攪沙:做堆。
* 鴨蛋丟過溝:看破。
* 火燒林投:死心。
* 乞丐拜墓:卸祖公。
* 打不見藥單: 註死。
* 蚊仔叮卵巴:歹打。
* 茶古破孔:漏題(茶)。
* 墓仔埔放炮:驚死人。
* 戲棚頂的皇帝:做無久。
* 蚊仔叮牛角:無採工。
* 鹽甕生蟲:豈有此理。
* 棺柴裡老鼠:吵死人。
* 食紅柿配燒酒:存死。
* 鴨母放落埤:一去不回。
* 缺嘴吃米粉:看現現。
* 牽豬哥拍無見錢:無彩潲。
* 圓仔炒麵線:膏膏纏。
* 小卷、花枝:無血無目屎。
* 蕗蕎蔥:不成算;蒜。
* 啞巴壓死子:有苦說不出。
* 青暝吃圓仔:心裡有數。
* 牛爛拖土:毋是腳肖。
* 缺嘴咬目蚤:歹看兼吃力。
* 老人吃麻油:鬧熱;老熱
* 碗盤車倒擔:去了了;缺
* 林投葉擦屁股:顛倒差;插
* 嚴官府出厚賊,嚴父母出阿里不達。
* 娶著歹某,卡慘三代無烘爐,四代無茶鼓。
* 火燒姑寮全無望,擔沙填海了憨工。
* 不食牛犬,功名不顯,吃了牛犬,地獄難免。
* 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嫁乞丐背筊只斗。
* 與好人走,有布可經,與壞人走,有子可生。
* 正月寒死豬,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夫。
* 做雞著筅,作人著並,做牛著拖,做人著磨。
* 隨人的竹腳無竹刺,公家的廳堂生青苔。
* 寵豬舉灶,寵子不孝,寵查某子未落人的家教。
* 第一緣、第二錢、第三生美、四少年、五敢、六好膽、七痞、八綿爛、九強、十敢死。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人沒害虎心,虎有傷人意。
* 日頭赤炎炎,隨人顧生命。
* 媳婦哭禮數,女兒哭腹肚。
* 輸人毋輸陣,輸陣就歹看面。
* 頂司管下司,鋤頭管畚箕。
* 偷掠雞,也著了一把米。
* 家己種一叢,恰贏看別人。
*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 樹頭顧乎在,不怕樹尾做風颱。
* 做到流汗,嫌到流涎。
* 緊事緩辦。
* 有樣看樣,沒樣家己想。
* 時到時擔當,沒米煮蕃薯湯。
* 識時務為英雄,知進退為俊傑。
* 一個半斤,一個 八兩。
* 龜笑鱉沒尾,鱉笑龜粗皮。
* 你看我普普,我看你霧霧。
* 一個滲屎的換一個洩尿的。
* 十肥九呆,無呆狀元才。
* 一聲不知,百聲無代。
*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
* 一貓,二矮,三蚺毛。
* 十子十媳婦,放一個老寡婦。
* 一人孽一樣,無人相親像。
* 人情世事陪甲到,鼎灶提去寄人兜。
* 一妻無人知,二妻相捨代。
* 大厝大海海,餓死無人知。
* 一代娶矮某,三代出矮鼓。
* 大賊劫小賊,魷魚劫墨節。
* 乞丐背葫蘆:假仙。
* 放尿攪沙:做堆。
* 鴨蛋丟過溝:看破。
* 火燒林投:死心。
* 乞丐拜墓:卸祖公。
* 打不見藥單: 註死。
* 蚊仔叮卵巴:歹打。
* 茶古破孔:漏題(茶)。
* 墓仔埔放炮:驚死人。
* 戲棚頂的皇帝:做無久。
* 蚊仔叮牛角:無採工。
* 鹽甕生蟲:豈有此理。
* 棺柴裡老鼠:吵死人。
* 食紅柿配燒酒:存死。
* 鴨母放落埤:一去不回。
* 缺嘴吃米粉:看現現。
* 牽豬哥拍無見錢:無彩潲。
* 圓仔炒麵線:膏膏纏。
* 小卷、花枝:無血無目屎。
* 蕗蕎蔥:不成算;蒜。
* 啞巴壓死子:有苦說不出。
* 青暝吃圓仔:心裡有數。
* 牛爛拖土:毋是腳肖。
* 缺嘴咬目蚤:歹看兼吃力。
* 老人吃麻油:鬧熱;老熱
* 碗盤車倒擔:去了了;缺
* 林投葉擦屁股:顛倒差;插
* 嚴官府出厚賊,嚴父母出阿里不達。
* 娶著歹某,卡慘三代無烘爐,四代無茶鼓。
* 火燒姑寮全無望,擔沙填海了憨工。
* 不食牛犬,功名不顯,吃了牛犬,地獄難免。
* 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嫁乞丐背筊只斗。
* 與好人走,有布可經,與壞人走,有子可生。
* 正月寒死豬,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夫。
* 做雞著筅,作人著並,做牛著拖,做人著磨。
* 隨人的竹腳無竹刺,公家的廳堂生青苔。
* 寵豬舉灶,寵子不孝,寵查某子未落人的家教。
* 第一緣、第二錢、第三生美、四少年、五敢、六好膽、七痞、八綿爛、九強、十敢死。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人沒害虎心,虎有傷人意。
* 日頭赤炎炎,隨人顧生命。
* 媳婦哭禮數,女兒哭腹肚。
* 輸人毋輸陣,輸陣就歹看面。
* 頂司管下司,鋤頭管畚箕。
* 偷掠雞,也著了一把米。
* 家己種一叢,恰贏看別人。
*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 樹頭顧乎在,不怕樹尾做風颱。
* 做到流汗,嫌到流涎。
* 緊事緩辦。
* 有樣看樣,沒樣家己想。
* 時到時擔當,沒米煮蕃薯湯。
* 識時務為英雄,知進退為俊傑。
* 一個半斤,一個 八兩。
* 龜笑鱉沒尾,鱉笑龜粗皮。
* 你看我普普,我看你霧霧。
* 一個滲屎的換一個洩尿的。
* 十肥九呆,無呆狀元才。
* 一聲不知,百聲無代。
*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
* 一貓,二矮,三蚺毛。
* 十子十媳婦,放一個老寡婦。
* 一人孽一樣,無人相親像。
* 人情世事陪甲到,鼎灶提去寄人兜。
* 一妻無人知,二妻相捨代。
* 大厝大海海,餓死無人知。
* 一代娶矮某,三代出矮鼓。
* 大賊劫小賊,魷魚劫墨節。
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瑞典式教育:讓不同孩子有相同力量擁抱世界(資料來源:親子天下)
每天都可以看見台灣的孩子們揹著厚重書包回家寫作業,但是瑞典國中以下,很少有回家作業。瑞典教育的作業時間安排在學校進行,背後深層的考量是,希望消弭孩子原生家庭資源不平等對學習的影響。

shutterstock
其實瑞典的孩子並不是真的不寫作業,每個學校都有「作業時間」,孩子們會在教室裡一起寫功課,遇到問題可以立刻舉手問巡堂老師。由於每個家庭能給予孩子在課業和學習環境上的協助程度不同,如在孩子早期學習階段即太過於凸顯出此一差異,不僅容易造成惡性競爭,也容易導致弱勢孩子失去自信與學習意願,對全體學生長期下來的學力發展也幾乎沒有助益。因此瑞典的中學、小學認為,學習這件事應該在上學的時間內完成,下課以後就是完全屬於和家人放鬆的時間,不用再去想學習的事。於是有的父母會帶孩子去練足球、有的和孩子一起看電視、甚至和孩子一起在家裡的農場裡勞動。在寒暑假期間,通常父母也有假期,全家人可以在此刻安排各種出遊活動。
學校教育照顧各階層孩子,不怕看不見世界
同時,瑞典的各級學校會規畫許多不同類型的教育性活動,讓來自各階層家庭的孩子都不怕開不了眼界。有一年夏天,我在瑞典的一間天文博物館打工,看到許多熱中於天文領域的父母帶著孩子來博物館,看得我十分羡慕。等到開學之後,各級學校也陸續帶領整個班級的孩子前來參觀,博物館還為學校安排專業導覽,為孩子們生動解說。我當保母時照顧過一個六歲的孩子,有一天她從學校回家,衣服上沾滿了麥穗和沙塵,我疑惑的問她怎麼了,她高興的說學校帶他們到田裡玩,農夫伯伯說如果想看鳥兒,就要靜靜的躺在田裡,才不會驚動到小鳥們。
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國際運算思維能力測驗網站
很棒的教學網站
國際運算思維能力測驗(International Bebras Contest)幫助了解8至18歲(三年級至十二年級)學生的運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能力。本測驗自2004年開始每年於11月中的國際測驗週 (World-Wide Bebras Week) 舉行,我國自2012年開始加入,與全球同步舉辦。測驗旨在激起學生對於資訊科學之興趣,同時了解學生是否具備學習資訊科學之性向。
http://bebras.csie.ntnu.edu.tw./main/?page=news
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Design For Change(DFC)_教導孩子如何發揮影響力
瑟吉(Kiran Bir Sethi)校長的演講,內容是她在印度發起的「Design For Change」(DFC)活動,鼓勵印度的孩子主動改變社會問題,帶著他們大聲疾呼:「I CAN!」成為「自己想見到的改變」。
鼓勵孩子站出來,針對現狀主動出擊,不再當個等待別人改變的被動者,而是當個起身改變的勇者。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105學年度評鑑人員初階培訓認證流程」
一、依據教育部105年7月4日臺教師(三)字第1050088054號函辦理。
二、105學年度評鑑人員初階培訓之認證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線上研習、實體研習、及認證資料審查,前二個階段需全程參與,才能進行至第三個階段認證。
三、茲因線上課程時數較以往10小時業已減少為6小時,且為有效銜接實體課程內容,是以,105學年度起評鑑人員初階培訓線上研習之觀課時限由2年變更為1年,教師參與評鑑人員初階培訓之線上研習須於1年內完成、實體研習與認證資料繳交須於2年內完成。惟103學年度、104學年度即已進行線上研習之教師,不在此限,仍得保有線上研習2年之觀課時效。
二、105學年度評鑑人員初階培訓之認證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線上研習、實體研習、及認證資料審查,前二個階段需全程參與,才能進行至第三個階段認證。
三、茲因線上課程時數較以往10小時業已減少為6小時,且為有效銜接實體課程內容,是以,105學年度起評鑑人員初階培訓線上研習之觀課時限由2年變更為1年,教師參與評鑑人員初階培訓之線上研習須於1年內完成、實體研習與認證資料繳交須於2年內完成。惟103學年度、104學年度即已進行線上研習之教師,不在此限,仍得保有線上研習2年之觀課時效。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轉載自2015年讓你做出改變的十句經典名言,cheer雜誌
1. "Do not wait until the conditions are perfect to begin. Beginning makes the conditions perfect."--Alan Cohen
「別等到大環境好轉再開始行動;行動才是讓環境變好的原因。」──《心靈雞湯》作者艾倫.柯恩
2. "The secret to living the life of your dreams is to start living the life of your dreams today, in every little way you possibly can."--Mike Dooley
「想達成夢想生活的方法,就是從今天開始竭盡所能地活出夢想。」──美國暢銷作家麥克.杜利
3. "Do what you can, with what you have, where you are."--Theodore Roosevelt
「以你擁有的資源,在你的位置,做你能做的事。」──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
4. "We must always change, renew, rejuvenate ourselves, otherwise we harden."--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我們必須不停改變、翻新、保持年輕的精神,才不至於僵化。」──德國劇作家、思想家歌德
5. "Almost everything comes from nothing."--Henry F. Amiel
「萬物盡是從無到有。」──瑞士哲學家阿米埃爾
6. "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self. Life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George Bernard Shaw
「生命的意義不在尋找自我,而是創造自我。」──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
7. "Small opportunities are often the beginning of great enterprises."—Demosthenes
「微小的機會通常是偉大事業的開端。」──古希臘政治家狄摩西尼
8. "Discontent is the first necessity of progress."--Thomas Edison
「不滿足是進步的第一要素。」──美國發明家湯瑪斯.愛迪生
9. "I think in terms of the day's resolutions, not the year's."--Henry Moore
「我許下的不是新年新希望,而是每天的新決心。」──英國現代主義雕塑家亨利.摩爾
10. "Cheers to a new year and another chance for us to get it right."--Oprah Winfrey
「歡慶新的一年,和再次把事情做好的機會。」──美國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
「別等到大環境好轉再開始行動;行動才是讓環境變好的原因。」──《心靈雞湯》作者艾倫.柯恩
2. "The secret to living the life of your dreams is to start living the life of your dreams today, in every little way you possibly can."--Mike Dooley
「想達成夢想生活的方法,就是從今天開始竭盡所能地活出夢想。」──美國暢銷作家麥克.杜利
3. "Do what you can, with what you have, where you are."--Theodore Roosevelt
「以你擁有的資源,在你的位置,做你能做的事。」──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
4. "We must always change, renew, rejuvenate ourselves, otherwise we harden."--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我們必須不停改變、翻新、保持年輕的精神,才不至於僵化。」──德國劇作家、思想家歌德
5. "Almost everything comes from nothing."--Henry F. Amiel
「萬物盡是從無到有。」──瑞士哲學家阿米埃爾
6. "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self. Life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George Bernard Shaw
「生命的意義不在尋找自我,而是創造自我。」──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
7. "Small opportunities are often the beginning of great enterprises."—Demosthenes
「微小的機會通常是偉大事業的開端。」──古希臘政治家狄摩西尼
8. "Discontent is the first necessity of progress."--Thomas Edison
「不滿足是進步的第一要素。」──美國發明家湯瑪斯.愛迪生
9. "I think in terms of the day's resolutions, not the year's."--Henry Moore
「我許下的不是新年新希望,而是每天的新決心。」──英國現代主義雕塑家亨利.摩爾
10. "Cheers to a new year and another chance for us to get it right."--Oprah Winfrey
「歡慶新的一年,和再次把事情做好的機會。」──美國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
2016年5月17日 星期二
扎根樹人,萌芽三田_樹人幼兒園到校參訪活動
透過導覽,讓孩子們看見未來六年成長的學習園地
一早
校長和幾位主任一同在北側門口等待著孩子們的到來
我們帶著孩子們一起到三田的花園前庭聆聽拔蘿蔔的小故事
透過課程,讓孩子們參與小學課程進行的起承轉合
透過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家事活動操作的趣味收穫
一早
校長和幾位主任一同在北側門口等待著孩子們的到來
我們帶著孩子們一起到三田的花園前庭聆聽拔蘿蔔的小故事
也帶著孩子們一起到彩虹光廊看見未來的希望及傳承的師恩
也帶著孩子們一起到三田藝牆觀看學長姐的陶版作品
最後帶著孩子們到三田圖書館一起享受閱讀的美好
緊接著在校史室我們以輕柔的直笛與陶笛聲歡迎著樹人的孩子們到校座談
在校長精彩的簡報後,孩子們分成四個小隊,一一到教室去感受國小課程的魅力
有深度的閱讀學習
有精彩的健康教育
有活潑的英語教學
更有實用的生活課程
無一不讓孩子大感驚奇與驚喜
接著邀請本校生活老師
在校史室施展三甜巧克力的魔法
從融化巧克力到巧克力棉花糖...
孩子綻放了最美的笑顏
扎根樹人,萌芽三田
我們期許每個來到三田的孩子們都能茁壯成樹
迎向美好的未來
相簿連結
緊接著在校史室我們以輕柔的直笛與陶笛聲歡迎著樹人的孩子們到校座談
在校長精彩的簡報後,孩子們分成四個小隊,一一到教室去感受國小課程的魅力
有深度的閱讀學習
有精彩的健康教育
有活潑的英語教學
更有實用的生活課程
無一不讓孩子大感驚奇與驚喜
接著邀請本校生活老師
在校史室施展三甜巧克力的魔法
從融化巧克力到巧克力棉花糖...
孩子綻放了最美的笑顏
扎根樹人,萌芽三田
我們期許每個來到三田的孩子們都能茁壯成樹
迎向美好的未來
相簿連結
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
笛音浪漫,歌謠動人_校長盃音樂比賽
雖然表情略顯生澀
雖然動作稍有僵硬
但我三田每個可愛的孩子
都以最認真的態度完成了當下最棒的比賽

一年一度的校長盃音樂比賽
三田選在五月充滿感恩的日子中辦理
期許三田的孩子不僅勇於表現出最棒的自己
也可以把這樣的藝文表演送給最愛的家人




音樂比賽分成兩頁篇章呈現
一是悠揚浪漫的陶直笛音吹奏
一是活潑動人的英語歌謠唱跳
希望每個三田的孩子在畢業前至少擁有兩種樂器的吹奏能力,以豐富人生
也能在六年學習中,至少會唱12首英語歌謠,以提升外語
透過點燃孩子的興趣
繼而培養未來的專長

舞台,是很多孩子們夢寐以求的大大天地
所以我們要求各班的所有孩子都上台
不僅是接受台下觀眾的歡呼
更可以建立自己自信與勇氣

(三田小天使們賣力的演出)
相簿連結(四五六年級)
相簿連結(特教、一二三年級)
雖然動作稍有僵硬
但我三田每個可愛的孩子
都以最認真的態度完成了當下最棒的比賽
一年一度的校長盃音樂比賽
三田選在五月充滿感恩的日子中辦理
期許三田的孩子不僅勇於表現出最棒的自己
也可以把這樣的藝文表演送給最愛的家人
音樂比賽分成兩頁篇章呈現
一是悠揚浪漫的陶直笛音吹奏
一是活潑動人的英語歌謠唱跳
希望每個三田的孩子在畢業前至少擁有兩種樂器的吹奏能力,以豐富人生
也能在六年學習中,至少會唱12首英語歌謠,以提升外語
透過點燃孩子的興趣
繼而培養未來的專長
舞台,是很多孩子們夢寐以求的大大天地
所以我們要求各班的所有孩子都上台
不僅是接受台下觀眾的歡呼
更可以建立自己自信與勇氣
(三田小天使們賣力的演出)
相簿連結(四五六年級)
相簿連結(特教、一二三年級)
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1050408手作的幸福_微甜森林之小小廚師體驗課程
三田食育又一章
給孩子最幸福的烹飪體驗
感謝社區內微甜森林烘焙坊的邀請
讓三田孩子們有機會在愉快氛圍中可以自然地學、開心地笑
微甜森林體驗活動精華版
在接獲店家邀約後
我們邀請了三個班級分梯前往學校後門旁微甜森林
看著孩子們細心地穿廚師圍裙時
可以發現孩子們對這個活動的重視
期許著自己可以大顯身手
做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環境教育研習:不再向海爭地 水上築屋與環境共生
不再向海爭地 水上築屋與環境共生
水面上蓋房子?隨著水位上下晃動的漂浮屋,可以住人嗎?不要懷疑,這樣的景象已經出現在荷蘭各地。 氣候變遷改變荷蘭人數百年來與水爭地的概念,也改變他們的居住習慣。隨著海平面上升,水患頻仍,愈來愈多的荷蘭建築師不再和水抗爭,反而要與水共生,把水當成朋友。
網址: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5584_1.html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多元學習,繽紛揮灑」105學年度新生體驗營_精彩記錄1050319
多元學習,揮灑繽紛
●時間:1050319上午0900-1100
●地點:三田國小
●影音連結
報到處_以愛、智慧、勇氣來迎接我們最棒的新生...
報到處_雖然天氣不好,但新生家長們還是踴躍到場,一起支持著三田的美好未來
報到處_校長一早就在報到處歡迎著每一位到校的孩子與家長
報到處_全景,雖然下著雨,我們點著希望的燈來迎接著我們未來的夥伴
分組闖關_孩子們開心地期待著等等的分站活動
站一、跟著泡泡去旅行(搭配二年級生活課程實施)
站二、穿衣穿鞋上學趣(搭配一年級生活課程實施)
站三、站四、站五...還有社團展演...活動,請見影音連結
報到處_活動結束後,我們給了孩子一盒小小餐盒,期許連結起未來的六年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1050316週三進修_「綠手指」園藝療育
跨越零極限,給自己正向動力
時間:1050316,下午0130-0430
地點:校史室
講題:「綠手指」園藝療育
講師:傅齡德老師
助教:謝婇筠&詹淑齡老師
講綱:1.正向動力
2.靜坐分享
3.植栽療育
影音連結
時間:1050316,下午0130-0430
地點:校史室
講題:「綠手指」園藝療育
講師:傅齡德老師
助教:謝婇筠&詹淑齡老師
講綱:1.正向動力
2.靜坐分享
3.植栽療育
影音連結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與作家有約之玉米辰
(繪本:是誰偷尿尿)
誰是玉米辰?
一位關注在地與環境的繪本作家
他給自己的123
做1件事,為台灣的孩子創作故事
2種內容,台灣與環境生態
3種載體,繪本、動畫與立體書
期許三田的孩子們對土地與環境有更多的視野與關懷
所以邀請玉米辰來到三田
給三田的孩子們更細微的觀察與更活潑的學習管道
透過這樣的閱讀
看見台灣、認識台灣、關心台灣...
導讀活動
時間:1050308下午0130-0300
地點:視聽教室
感謝林蔓枝老師擔任導讀人,帶領孩子對作者與作品能有初步的認識...
感謝中年級師生一起來參與,給予孩子更多面向的環境與生命學習...
相簿連結
座談活動
時間:1050315下午0130-0300
地點:視聽教室
感謝玉米辰老師到校與孩子們座談,帶給孩子面對面的零距離體驗與學習...
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金猴鬧元宵、閩語臆謎猜_世界母語日宣導1050222
配合世界母語日宣導
三田在1050222這一天辦理了元宵臆謎猜活動
讓三田的孩子們能夠在歡樂有趣的氛圍中參與燈謎活動
在三妹、田哥兩個小主持人的活潑主持下
不僅介紹世界母語日的來由
也讓孩子們有機會參加猜燈謎的活動
加上校長精彩的穿針引線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猴年猴快樂,猴你真如意_三田猴年紅包
猴年好有品,猴你真如意
今年校內設計了專屬三田的猴年紅包與一元賀卡
希望帶給三田的孩子們在新的一年裡
如如意棒似的隨意長短,遇見不同挑戰也能輕鬆揮灑
如孫悟空般的七十二變,面對多元學習均能向前展望
更能在「正視、兼聽、直言」的品格中
猴年好有品
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
訂閱:
文章 (Atom)